赵弘对赵邦道:“邦儿,你说说,你们兄弟在屯田所里还有些什么新奇的事?比如,老百姓都吃不吃得饱?病了有没有郎中给瞧病?娃娃们都读书了没有?建立了义仓没有?如果建立了义仓,你知不知道义仓里面屯的粮食够老百姓吃多久?”
赵邦道:“回禀父王,儿臣所在的屯田所,名叫铁佛寺屯田所,因为屯田所的中间有一间铁佛寺而得名,儿臣和三弟在在屯田所里一个月得粮米三十九斤……”
“三十九斤?”赵弘问道:“是因为你们是我的儿子所有一个月有三十九斤粮食,还是像你们这样的壮劳力每个人一个月都有三十九斤啊?”
赵邦道:“回禀父王,所里的人不知道儿臣是父王的儿子,儿臣做的不是重劳力活,所以一个月是三十九斤粮食,做重体力活的一个月是四十二斤粮食。”
赵弘想了想道:“虽然少了点,但是基本上还饿不着,也行。”赵弘又问道:“还有其他什么吗?”
赵邦道:“每个月每人还有半斤猪肉,一斤鱼,半斤猪油。”
“哦?”赵弘一听这话,两只眼睛就放光,好像是每个月给他发半斤肉一斤鱼半斤油一般:“不错不错。还有吗?接着说,接着说。”
赵邦道:“屯田所里有医馆、学堂,也有父王所说的义仓。”
“义仓里有多少存粮知道吗?”
赵邦答道:“儿臣只去了半年,这个儿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听屯田所里的人说,益州遭了蝗灾和凉州遭了雪灾,从他们所里前后运了三次粮食出去,每一次都在一千斤以上。”
赵弘听了这话,沉吟了半晌:“看来这是他们最多的存粮了,少是少了一点,但是屯田所建立不久,也可以理解。”忽然赵弘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亩地一年能收多少粮食?”
赵邦道:“三百多斤,四百斤不到。”
赵弘想了想,对赵秀道:“秀儿啊,我交给你一个任务,怎么样?”
赵秀道:“父王请吩咐。”
赵弘道:“我给笔钱你,在咱们黄巾军的辖区内,你可以随便的找人,找那些会种地,也善于种地的人,将这些人都集合起来,我在长安的附近给你划十亩,如果十亩你觉得少了,我给你二十亩,让他们想办法,将一亩地四百斤粮食的产量给我增加到五百斤,六百斤,然后终结增产的经验,写一本书,在咱们的辖区内广为传授,让所有的地都能增产,怎么样?你敢接这个榜吗?”
赵秀道:“父王吩咐的事,儿臣尽力而为,但是只怕有负父王所托。”
赵弘道:“只要你不浪费了这笔钱,只要你不弄虚作假,只要你虚心求教,一定会有收获的。”
赵秀道:“儿臣遵命!”
赵弘又问赵邦:“你们的屯田所应该是一千户为一个所,有几座医馆?医馆里有纪委郎中?百姓害了病,有没有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