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研究所内部的小会议结束,每个参与的研究员、副研究员,都非常的期待项目的展开,也非常希望能研究出成果,每个人都在思考相关问题,仿佛被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比如,戴天庆。
等走出了会议厅的门,和赵奕说了几句,就把同一组的陈志刚,拉到了办公室做讨论了。
韩辉也叫上艾立新一起,只是艾立新有些不情愿的样子,还用满是幽怨的眼神看向李明,仿佛是在责怪李明抢了他的位置。
李明则看向了赵奕和张薇。
赵奕道,“李哥,张薇姐,你们谈就行了。我经验少,实验方面的规划、决定,你们商量着来。”
“我下午还有课,而且还要准备过几天的报告。”
“嗯,加油!”张薇满脸微笑的说道,她已经习惯了赵奕的做法。
李明则是有些不明所以,他在里面年纪最大、经验最丰富,但赵奕年纪轻轻就做过好几个项目,其中还有艾滋病的大项目,2cv-炳氢分子的效果都是他发现的,药物研发上怎么就不伤心了?
他拉着赵奕、张薇去了旁边的办公室,旁敲侧击的小声提醒道,“赵奕啊,李哥还是要和你说说,刚才的会议,你知道吗?有个事情,是默认的,所长没提,咱们也都没问。”
“什么事?”赵奕问道。
张薇小声道,“您是说,药物专利?”
“对!”
李明用力绷着嘴点头,“你看老戴,包括那个韩老婆子,一个个都积极着呢,眼睛里都快冒钱了,懂吗?”
“咱们所的工作合同上,有明确的规则,国家项目没有专利,但和外面企业合作的专利,归所里和实验室共同所有,所里占七成到九成。”
“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九十,实际上,就是百分之七十,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咱们所是科研单位,又不是企业,不需要盈利,对不对?”
“研究所分七成、九成,都没关系,反正最后钱是到财务手里,就是所里空余资金多一些,所以肯定是七成。”
“实验室占三成。”
李明道,“我做过一个合作的生物化学项目,有过一个溶液配比的专利,分了三成,实验室留一成,剩下的两成,我自己八分,剩下的人分一成二。”他拍着胸脯表示自己很大度,“我肯定不会亏待自己人。”
张薇顿时高看李明一眼,问道,“那一年的专利费有多少?”
“去年是……咳咳,六百多。”李明有点尴尬的说了一个数字,马上摇头道,“这个不能看最后有多少钱,有一分钱,也是多赚的,对吧?”
“恩,恩。”
赵奕用眼神表达信任。
李明继续对赵奕道,“这次的合作研发可了不得,艾滋病药物啊,国内到现在都没有,而且分子效果,你比我更清楚,这里面涉及的专利费就多了去了。”
“具体多少,我也不好说,但肯定要争取啊!如果真能做出来,咱们内部也会给分配,最后肯定是阎所长拍板,但研究贡献越高,配给的比例肯定越多……”
“现在分了三个组,就是竞争啊!咱们组就得努力,先做出成果。只要看到希望,到时候,大家都顺着咱们组选定的方向去做研发,咱们就有话语权,你们说对不对?”李明说完也看向了张薇。
张薇道,“那组里的人有区别吗?”她值得是他们三个人。
李明笑道,“咱们组肯定看赵奕啊!我这个人性格,你们也知道,就是直白。就这个药物研发项目,让我做,不可能的。所以还是要看赵奕。”他有些不好意思看向张薇,“当然了,张薇啊,你也很重要。”
张薇摇头笑笑。
赵奕道,“我知道了,李哥,就是项目做好了,我们有专利费拿,对吧?而且不是小数目。”
“对,就是这样。”
“嗯。”
赵奕继续点头,道,“那咱们就努力争取。”他低头看了下时间道,“做研究么,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我先去吃午饭了,一会儿还要上课,你和张薇一起研究下,有什么规划之类的,就顺着去做,我会一直注意进度的。”
“就这样了,咱们都加油!”他说完就走出了办公室。
李明感觉莫名其妙,不确定的问向张薇,“他刚才是不是说的反话?”
张薇早就习惯了,她解释道,“李教授,赵奕一直是这样,你别在意。我们的项目都是这么做的,他只是偶尔来实验,很少参与实验设计,但是,我感觉吧,他最擅长的是对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
她想了想用了两个词,“灵敏、准确。”
“我们负责设计实验,他负责研究实验的数据、结果。而且,有时候,他的直觉真的是非常灵敏。”
“你记得吗?刚才会议上,他说看好你说的方向,戴主任问他原因,他回答了两个字,说是‘直觉’。”
“他都说了是直觉,我们就相信他,然后正常设计实验,等着看结果就好了。”
张薇仔细的进行了解释,语气中夹杂着对赵奕的绝对信任。
放在李明的耳朵里,甚至可以用‘崇拜’来形容,他觉得张薇有点‘狂热信徒’的意思,但看着她的表现又像是在阐述事实,一时间都感到有些迷茫。
最后他只是愣愣的嘟囔,“是这样?是这样么……”
……
研究所以外并不知道2cv-炳氢分子,也不知道同步研发药物的事情,大学里关注的焦点只有一个,就是即将到来的‘超对称问题’论证学术报告。
赵奕到新闻上打了个‘广告’,就只是给宣传渠道之一,弥补一下发表论文平台影响力的不足。
报告会最主要是让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们知道,理学院特别给世界各大学术机构、大学发了邀请函,还配备了参与的名额,并开通自由申请渠道。
在所有的邀请中,机构、大学的邀请就占了一半儿,剩下的则留给自由申请或特别邀请的人员。
这次的邀请是盛大的。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研究成果,估计都不好意思给世界顶级的学术机构发邀请函,赵奕的学术报告就不一样了,理论物理有影响力的机构、大学都被邀请到,机构就包括牛顿研究院、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欧洲核子组织、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国家科学院等等,一些国际上有名的大学也受到了邀请,只是大学名义配给的名额并不多,因为一些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都是通过自由申请来的,或者干脆就报个名字足够了。
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待遇自然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参与资格,并且个人有一定的影响力,自然就不会受到名额限制。
像是有的自由申请人,干脆就一个硕士或博士学历,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就肯定要审核一番。
因为,报告的难度。
赵奕的‘超对称问题’论证,难度是非常高的,水平不够、知识量不充足,根本就完全听不懂,占据一个名额没有意义。
燕华大学的安排是在研究生楼最大的会议室进行报告会,但最多也只能容纳三百到四百人,而学术圈传出报告的时间后,自由申请的数量高达两千多人。
学校光是在筛选参加人员,就花费了不少精力。
主要还是保证不出问题。
一些普通的申请人还好一些,因为能参与的人员数量有限,拒绝也就拒绝了,万一某个菲尔兹、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非要走官方渠道来个自由申请,结果被直接排除在外,传出去可不怎么好听。
“诺贝尔物理学家得主xxx先生,申请参加赵奕在燕华大学的报告会,结果被拒之门外……”
“菲尔兹得主xx先生,自由申请旁听报告,竟然被无情拒绝……”
总之,筛选自由参加人员的工作,确实付出了很大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