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根本的原因是聚集在平国公身边的寒门士人上疏变法,认为如今朝廷取士不公,要求废除九品中正,由朝廷以经义考察学子秀才,不论出身。
此奏疏一上,立刻得到了广大寒门的赞同,当年声势还挺大,皇帝也心动,在早朝上虽没说要废除九品中正,但已试探着提出是不是可以开一次恩科。
废除九品中正是触动了门阀的根本利益,多年来门阀把持着入朝晋升的渠道,国中大小中正官几乎全部出身士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不是说说而已。
不论出身取士,短期看不出什么,可时间一长就不一定了。大部分士族看不了那么长远,可他们知道朝上的官职就这么多,寒门多了,士族的机会就少了,他们自己都还不够分呢,怎能还叫旁的牛鬼蛇神来分一杯羹。
士族大肆反对,寒门这次却声势浩大,还煽动了百姓。
就在这时,闻绍与闻震起了冲突,把闻震从楼上推了下去,害闻震两条小腿都骨折了,他还拦着不让叫御医,闻震疼了大半日才被出来找儿子的姚婕妤发现。
御医第一次来诊治时分明跟姚婕妤说只要把断骨正好养上百日便无大碍,可养着养着闻震的腿就不对劲儿了,形状不正、双腿细弱,百日之后根本走不得路。
皇帝为此还大发雷霆,御医跪地请罪,一个劲儿地辩解是因为延误了时机才会如此,应该在腿断的第一时间就唤他们才是,可二皇子延误了太久。
姚婕妤不信此等说词,皇帝也不愿善罢甘休,他下令斩了那御医,可第二日京兆府上报,上疏变法的那位大臣在家中自缢身亡。
皇帝和平国公就都明白这几个月的不太平是因为什么。
二皇子已经废了,围在平国公身边的人大多觉得看不到希望,陆陆续续都散了。
宫里面,皇帝以二皇子需要静养为由,把姚婕妤迁到了偏僻的殿阁,从此对他们母子不闻不问。
骆乔听完欢叔打听来的种种有真有假的传闻,从繁杂的信息中拼凑出了这个真相,她觉得虽不中,亦不远矣。
随着渐渐长大,骆乔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只一门心思在武力上,她已经入朝,虽然是个芝麻大的七品校尉,可朝中一举一动关系到她该如何行事。
再有,骄骄也到了可以选官的年纪,是来建康还是在许昌,建康京里这些人的态度和立场都是关键。
她来一次建康不容易,几乎天天都在往外跑。
第214章
南康王邀请骆乔过府, 骆乔欣然前往。就像是往水面投下一块大石,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骆乔头前递帖拜访,接待她的是南康王妃, 二人客客气气地对坐了一盏茶的时间骆乔便离开了, 随后此事传遍建康京,人们感叹两句南康王身子实在差就不再关注。
不想, 南康王竟杀了个回马枪。
明德宫和彭城王府立刻派人去探听消息。
前天姚杞与骆乔在城中食肆相谈众人也都知道了。
“平国公这是何意?!”闻绍在府中大发雷霆, 他一直以为平国公是支持他的, 在朝上多次相帮,原来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吗!
“那个瘸子能有什么用!”闻绍气得口不择言。
“王爷,或许事情并非我们想的那样。”严夙不敢教彭城王慎言, 可彭城王辱骂兄长要是传出去了多少对他不利。
“那你觉得会是怎么样?”闻绍正在气头上, 根本听不进意见,“你知道那瘸子是怎么瘸的吗?”
严夙:“……”不就是您把人推下楼摔断的么。
闻绍当然知道严夙在想什么, 他担着这恶名这么多年早就不会因此生气……个屁!
“是我把他推下楼的不假,我也拦着不让人叫御医, 但那时候父皇还宠他,你觉得我能够指使御医把他的腿治坏吗?!”
“那南康王的腿……”
“我也是入朝听政之后才觉得不对,暗中查过, 才知道他那腿是代父皇和平国公受的过。那会儿朝堂上闹着要废除九品中正, 席、柳、谢怎么会同意。动手的是柳家的人。”
严夙惊诧不已, 他诧异的倒不是南康王断腿的内幕,也不是彭城王背了这么多年恶名,而是南康王在代皇帝和平国公受过之后, 皇帝不仅不关心还厌弃, 平国公府也与其疏远。
-
“大父是为了保护我才疏远了我。”
南康王府正堂里,闻震毫不避讳地跟骆乔提起自己的双腿, 他摸了摸自己的膝盖,冲骆乔笑了一下:“以前我不知真相,恨毒了老三,对外祖家也埋怨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才知道,大父如此做也是逼不得已,否则再一次就不知是不是要我的命了。”
“王爷现在与平国公府重修旧好了吗?”骆乔问道。
闻震只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但他的不回答就已经是回答全部了。
平国公府早与闻震走向两个方向。
“将你请来,却叫你听我说了这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闻震歉然地微微躬了躬身,骆乔侧过身后回礼,再听他说:“听闻你好爱收集兵器兵书,我前些日子得了部兵法奇书,卖我书的书商把书吹得天上有地下无,正好你来帮我瞧瞧,他是不是骗我的。”
骆乔点头应了一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她喜爱收集兵器兵书的说法,几乎每个给她赠礼之人都会选这些,像南康王这样说邀请她品鉴的,一般都是要送她。
果不其然,在品鉴了一番后,南康王说还是骆乔懂此奇书,便欲相赠,谁料骆乔多次推辞最后还是没有收下。
在南康王府坐了一个多时辰,骆乔告辞出来,暗中盯着南康王府的人鸟兽散,各自回去禀报。
-
“她空着手从南康王府出来的?”
明德宫里,太子闻端挥退了来报信的内官,转头问萧本荣:“她这算是拒绝了老二的拉拢?还是对先头老二让后宅接待她耿耿于怀?”
萧本荣摇头:“臣观骆校尉行事磊落,应该不是如此小肚鸡肠之人。殿下,此事的关键所在并非是骆校尉有没有被南康王招揽,而在南康王。”